“禁塑令”来了,生物降解材料风口已至
生物降解材料政策利好迎机遇
近年来,各国在传统石油基材料所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上已经达成共识。
2008年6月,我国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限塑令”。
今年1月1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发布了新版禁塑令《关于进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将在全国强制推行,生物降解塑料行业迎来市场风口。
7月10日,国家发改委等9部门又联合印发了《关于扎实推进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各级政府的管理责任和部]分工,强调了工作的重点领域和重点环节,强化了日常监管和专项检查,细化了禁限管理标准;为各地推进塑料污染治理工作、落实监管职责指明了方向,为企业绿色转型提供了指引。
工业和信息化部华盛绿色工业基金会生物塑料首席科学家 甄光明
工业和信息化部华盛绿色工业基金会生物塑料首席科学家甄光明介绍,以前,减少塑料污染的3个R为:Reduce ——减少使用:通过收取碳税等额外费用等限制排放污染;Reuse——重复使用:多次使用同一产物;Recycle ——回收加工:例如收集PET瓶,制成纤维产品。现在,生物塑料有了新3R:Replacement——替代:不得不使用时,以生物塑料替代,减碳或减废;Regulation ——法规:以政府限塑法规, 管制塑料污染,开发生物塑料市场;Research——研发:研发聚合技术,共混配方,改进性能,降低成本,解决污染。随着对一次性不易回收塑料制品禁限政策的出台,生物降解塑料的发展受到了进一步的推动。
安徽丰原生物化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陈礼平
安徽丰原生物化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礼平指出,我国塑料加工业约有十万多家企业,从业人数约400万,塑料制品生产总值有2万多亿元,约占全球消费的四分之一,位居世界首位,人均消费约82公斤,仍低于欧美发达国家水平。发达国家中以美国、欧盟、日本的废塑料回收利用率高达50%以上。发展中以及不发达国家废塑料的回收利用率只有20%左右。不完善的废弃塑料垃圾处理所造成的视觉与环境污染,已成为社会关注焦点,生物降解塑料成为研发热点。全球生物基材料产能约3300万吨,生物基聚合物约650万吨,年复合增长率为27%。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博导 王格侠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博导王格侠指出,由于海水环境中温度低、特异性微生物种类少、数量少等原因,所以海水降解不同于生物降解,需要构建新型海水可降解材料体系。目前,在海水降解领域,比较有潜能材料为:淀粉、纤维素等天然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PHAs、PCL等全生物降解料;PVA、PEG等水溶性聚合物;PGA、PLGA等易水解聚合物;PGA、PLGA、淀粉、PVA与生物降解树脂基体等含降解促进剂的共混物;新型可降解共聚酯。
聚乳酸市场“蓝海”显现
随着生物降解塑料的发展提速,日前,聚乳酸价格飞速上涨,供应紧张,一货难求。近两年我国已有大量企业进入该领域。
甄光明指出,目前,聚乳酸产业已经进入第二阶段,产能大幅落后市场,已经供不应求,全球缺口为10万~15万吨。可通过以下几种途径实现聚乳酸产能扩大:克服丙交酯市场技术瓶颈,及规模放大的问题(还需1~2年);我国聚乳酸行业兴建10万吨级从糖到聚乳酸厂(还需3~5年);寻找替代方案,改用其他(硬性)材料,如PGA等。
陈礼平指出,欧洲和北美是聚乳酸最大的市场,而亚太地区是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日本、印度、中国和泰国对聚乳酸的需求还会持续增长,从而推动聚乳酸在亚太市场的增长。丰原集团已全面掌握了从玉米到乳酸,再到聚乳酸的发酵、提取、聚合技术及下游聚乳酸纤维和聚乳酸塑料制品的全产业链生产技术。
降解性能要求繁多
北京工商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副教授 张彩丽
北京工商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副教授张彩丽指出,生物降解塑料需要“生物降解”的环境,但并不意味着生物降解塑料只能在堆肥条件下才能生物降解,降解的条件和途径尤为重要。聚合物材料在降解过程中所经历的环境范围可以包括干燥的空气、潮湿的空气、土壤、垃圾堆、堆肥环境、下水道、淡水或海洋环境等。
国际上对生物降解塑料降解性能要求为:有机物成分不小于51%;相对生物分解率不小于90%,且每一种组分都应该是生物可降解。
另外,由于生物降解后其所含的本身重金属都会进入土壤的要求,因此为了不让降解产物对土壤造成二次污染,其中重金属含量应严格按照国际标准上规定执行。
生物降解塑料中重金属含量的要求如下表所示。
表 生物降解塑料中重金属含量的要求
免责声明: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来源:中国化工信息周刊